夜巡林布蘭 畫作背後的陰暗面   / 美樂樂


        要說起「夜巡林布蘭」,不能不先談到這部電影的導演-彼得格林納威。這位英國導演1942年出生在英國威爾斯新港,1965年畢業於Walthamstow藝術學院,主修繪畫,有深厚的藝術背景。

2006年,目前定居在荷蘭的彼得格林納威,替荷蘭國立博物館策劃了「紀念林布蘭400歲冥誕」的一場展覽,融合出版品,電影,儼然像是格林納威長年研究藝術史的論文發表。

  林布蘭,(Rembrandt an Rijn, 1606-1669),十七世紀荷蘭畫家,巴洛克時期盛行光影變化的畫風從他筆下有了新的演變。在畫布上,林布蘭自由分配了光與暗的比例,堆疊了油彩的豐富質感,讓畫面上呈現了視覺上立體感(日本化妝品牌植村秀,在2007年就推出了一款粉餅,號稱使用它就能掌握林布蘭光的秘密,運用光影上的視覺效果,創造臉部的立體感)。

  然而林布蘭的畫作,以「夜巡」(西元1642年)為分水嶺,明亮處不再是主角,大量的暗處彷彿更有玄機。畫不再只是靜止的停格,因為大量的暗處,隱約透出了明處背後的戲碼,引誘著好奇心重的鑑賞者的視線,試圖想挖掘更多故事。
  彼得格林納威,因為看到了暗處的故事,加上了一些想像力,將林布蘭繪畫的技巧精彩的運用在電影裡。觀眾像是在博物館中,欣賞一幅又一幅的大師畫作,也像是走入林布蘭的17世紀,看著這位在藝術史上地位極高的畫家,如何在俗事的紛擾中,過著矛盾而起伏的人生。更像是進入彼得格林納威的思考,透過他的眼,他的鏡頭,解構著林布蘭的「夜巡」,經歷一場懸疑的謀殺推理,與解謎之旅。(而林布蘭是否真要透過「夜巡」來控訴一場謀殺,或宣洩心中對時事的不滿,為後世見仁見智的解讀,不過據說「夜巡」中有51處疑點值得討論。)

   彼得格林納威的電影風格始終備受爭議,他濃烈的劇場風格,不連接的敘事方式,在同一畫面中放入多種以上的隱諱符碼,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,無法輕鬆的進入故事情節。這腦力激盪對於觀眾來說,是一場專注力,與藝術鑑賞力的考驗。「夜巡林布蘭」並非一般的劇情片,就連飾演林布蘭的男主角,在片中也時而主觀,時而客觀的切換著敘事方式,有時旁若無人的裸露身體,有時卻正片朝著攝影機,像是一個說書者,淡然說著別人的故事。
  彼得格林納威在電影本身,與觀眾之間,創造了一個許多導演避之唯恐不及的「思考空間」。他將部分的選擇權交還給觀眾,讓每個人自己決定在同一個畫面中擷取哪一部分的符碼,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演員間精采的辨證中,或是觀看畫面一角由其他演員表演的默劇。觀眾必須隨時保持自由的觀賞意志,否則將陷入紛亂的視覺元素,與跳躍式的故事片段中,越看越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。(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,旁邊一位小姐跟她友人說,她第一次在電影院中睡著了)。
  這是一部不容易理解的電影,但它所包含的藝術史觀,導演精心的構圖與光影效果,創新的拍攝手法,卻能讓人每一次觀看時,都會得到不同的收穫。這對習慣於被動接收影音效果餵養的現代觀眾來說,是很優質的觀賞挑戰。

原文網址: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melody/article.php?pbgid=3500&entryid=58572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usfi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