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ba
2004 坎城影展入圍最佳影片
2004 多倫多國際影展紀錄片類組入選
媒體好評
※「精采絕倫,耐人尋味!」《Time Out》
※「引人入勝!」《首映雜誌》(Premiere)
※「機智有趣的片子!」《Vogue雜誌》
※「讓人未飲先醉!」《紐約郵報》(New York Post)
◎ 關於劇情
《葡萄酒世界》的原文片名「Mondovino」是義大利文,意思就是葡萄酒世界。這部紀錄片探討全球化對世界各葡萄酒產區的衝擊效應,並透過酒評家羅伯‧帕克與釀酒顧問米歇爾‧侯隆的觀點,試圖理解「國際風格葡萄酒」的現象與趨勢。在這部紀錄片裡,喬納森‧諾西特帶著觀眾一睹葡萄酒世界的你爭我奪──野心勃勃的大型國際企業,尤其是美國加州蒙大維家族酒廠,如何對付那些堅守「風土地塊人文傳統」的地方酒農,達到擴張企業版圖的目標。
《葡萄酒世界》是喬納森‧諾西特以手提攝影機拍成的,前後歷時四年。烏拉圭的電影導演璜‧畢達魯加與攝影師史蒂芬妮‧玻美茲也跨刀相助。本片的製作走訪七個國家,訪談紀錄多達500小時,耗資40萬美金,使用語言多達五種(法、義、西、英、葡)。全片拍攝完畢之後才轉成35厘米格式。本片的拍攝內容約有六成是喬納森‧諾西特親自掌鏡,在訪談過程中,他把攝影機放在自己的腿上,一邊進行對話,一邊拍下整個過程。諾西特曾經說,他希望受訪人物能夠將自己的理念與立場清楚地表達出來;整部作品的最終呈現完全沒有旁白,正足以完整呈現受訪人物的想法。片中經常出現特寫鏡頭,有些甚至直逼人物的眼睛,讓觀眾真的有「近距離接觸」的感覺。根據喬納森‧諾西特受訪時所作的說明,這是為了要讓手提攝影機不會失焦。
《葡萄酒世界》在法國上映時,來自葡萄酒界的聲音毀譽參半,但電影評論界卻讚譽有加,連一向都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坎城影 展,也破例讓這部紀錄片成為正式競賽片,坎城主辦單位對本片的評價之高可見一般。
◎岀場人物,先睹為快
「如果要說我羅伯‧帕克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麼,那就是在這個階級化的社會裡為大家打造平等的立足點。這個社會的掌控權向來 都是落在菁英階層與保守份子的手中。我從美國以及民主的角度,讓葡萄酒評論更為普及,讓它變得「民主化」,這極具革命意 義!」
美國葡萄酒評論家羅伯‧帕克(Robert Parker)
「浸泡葡萄果皮,進行深度萃取,還有使用全新的橡木桶培養,或是那些梅洛品種主導的葡萄酒……它們其實原本也可以表現地塊、 風土,但是釀酒的人卻糟蹋了它,壓抑原產地風味特性的展現。這有點像當今美國的社會現象,人們的自由遭到壓迫。用耳熟 能詳的 口號來說,就是:『愛國至上,自由可拋』。現在越來越多人認為『沒必要辯論,接受就對了』……這是兩種立場之間的鬥爭:『順應潮流』與『抗拒風尚』,而不見得是一場『現代』對抗『傳統』的鬥爭,因為現代化不必然悖離傳統。」
紐約的葡萄酒進口商尼爾‧羅森塔(Neal Rosenthal)
女兒:「那種葡萄酒就像妓女,會主動對你投懷送抱。」
父親:「那是虛張聲勢的葡萄酒。」
女兒:「喝第一口的時候,圓潤飽滿……忽然間,口感整個掉下來!」
父親:「對啊!口感全無,味如嚼蠟!」
女兒:「這種葡萄酒就好像背叛者。」
父親:「現代人對這種酒已經習以為常,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好好品嘗,所以才會喝這種虛張聲勢的酒。」
法國布根地酒農世家德‧孟堤父女(Hubert, Alix de Montille)
「有葡萄園的地方就有文明,就不是蠻夷之地。」
法國布根地酒農于貝。德‧孟堤(Hubert de Montille)
「放眼十個或十五個世代之後,我們家族企業的繼承人,很有可能會其他星球上釀酒。這聽起來很棒,不是嗎?『老兄!我要火星 葡萄酒……請立刻傳輸一瓶過來!』」
美國加州蒙大維酒廠副總裁麥克‧蒙大維(Michael Mondavi)
「葡萄酒必須要有個性與風格,因為它與生俱來就有一種風格。在品酒的時候,我們嘗到味道。而什麼是味道?味道的感受是直覺的、個人的,我釀酒時追求自己喜歡的風味,所以確實是有一種個人風格。這種個人風格是必要的,否則……葡萄酒背後的那個『人』就消失了。如果沒有個人風格……又怎麼會有米歇爾‧侯隆?米歇爾‧侯隆也就不存在啦!這樣不是很令人扼腕嗎?」
「空中飛人釀酒師」米歇爾‧侯隆(Michel Rolland)
留言列表